因為能量管理的原因,現在有越來越多必須拒絕演講邀約的狀況,今天在拒絕某位朋友的演講邀約時,對方的回應讓我有受傷及不被理解的感覺,似乎我不去就是小看了對方的平台,一開始我很難過,但後來我第一個先檢討自己,一定是我的溝通讓人家有被貶低的感覺,深深檢討,期許下次我一定會用更有智慧的方式來溝通。
您可能會問;只不過是去講一場演講而已,就少陪家人一天或是少寫兩篇文章罷了,為什麼不幫忙呢?
『鄭老師,請您發揮愛心來幫幫南投的老人家!』
『鄭老師,偏鄉的婆婆媽媽非常需要您!』⋯⋯
『鄭老師,我們社團非常需要您的專業....』
過去的我一定有求必應,最高紀錄三個月講100場,然而卻往往累壞自己,犧牲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及自己的健康,重點是;帶給社會的價值卻不一定很大。例如曾經去到花蓮,花了一天的時間聽眾卻只有20人,曾經幫忙公益演講,募款款項卻不到一萬元,直到後來有『能量管理』的觀念,心中逐漸清晰了起來,既然我的每一個行動都有意義,有社會價值,同時也必需付出我的能量,那就必須錯過一些影響力較小、社會價值較少的活動,轉而選擇一些長期有意義、對大眾更有價值的活動。
例如成為有影響力且具社會責任的企業,多寫幾篇對民眾有價值的文章,多創作有深度內容的影音來分享,或是上廣播電台或電視節目等,會比參加一場只有30人的聽眾,募款募不到1萬元的公益活動來的有意義。
就像是我明知我不能全省走透透,因此上傳『脊樂抒壓之道』演講到YouTube免費讓人觀看,創造數百萬的觀看次數,絕對會比我全省演講還來的有意義。
可是當我因聽眾人數太少的理由而拒絕對方時,對方通常會認為我耍大牌、沒有愛心,甚至舉出業界某某老師都全力支持等等,這其實我可以理解,但我真的不想討好他人而讓自己的能量失去平衡,而這溝通的藝術就是我這個階段的修練了。
另外;常見以公益為名,邀請講師去『義講』,主辦者及講師的付出成本,卻遠遠大於創造出來的公益價值,雖然是公益,主辦單位也很付出,我當然也肯定主辦者的用心,但我不參加的原因是,因為這不符合我的價值觀,對我而言這並不是真正的『幫助』,能量管理的精神之一是:你所付出的能量,必須創造更大的價值。如果我沒有堅持,我將對不起我的專業,也將會一無所成,無論對我或對大眾都是雙輸。
當然我也知道「不是所有有價值的都能被計算,不是所有能計算的都有價值』,因此我還是偶爾會做一些『任性』的活動,例如年初跟青訪團去澳洲布里斯本為了國民外交而演出,華盟的海外義講六次當中我就去了五次,每次都是自掏腰包而且掏得很高興,有太多場演講都是現場將講師費捐出來...等等,這些時候的『任性』是因為我感受到給予的快樂,但我心中依然清楚:我該錯過什麼?該做些什麼?我一定要很清楚,因為我工作的目的,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。
倘若我過去或日後拒絕您的演講邀約,請您見諒,錯過你,是為了未來更美好的相遇。
歡迎上網免費看我的『脊樂抒壓之道』演講:http://goo.gl/ldVtEp
留言列表